我们在推出前两期书单之后,得到了氪友们的热烈回应,大家在文章评论里的书籍推荐都十分精彩,令我们非常惊喜,于是有了这样一份书单第三弹。这是一份来自氪友们的专属推荐,很欣喜能借此机会和广大氪友书友们形成一个有来有往的推书互动,虽然我们或许并不认识,但见书如晤。希望这份书单在这新年之际,能给予你温暖的陪伴和前行的力量。
01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作者:李录
今年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李录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价值投资在于看待资产的长期表现,所以需要有对商业的洞察力。如何预见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本书的前半部分中,作者把时间拉到了文明的尺度,讲述什么是现代化。作者把文明分为三个阶段,即狩猎、农业到如今的科技商业文明。科技与自由市场经济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可持续的复合增长的阶段,作者指出这就是现代化的本质。中国在现代化的历程中会面对商业、文化上诸多的变化和挑战,这其中往往蕴含着时代的机遇。 作者李录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本书中分析了价值投资的内涵,更有启发性的是作者提出了许多价值投资人应有的修养。比如,把追求知识和智慧作为道德责任,真知即是意义,懂得自己的能力圈,等等。这些不仅是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是智慧的人生态度。在价值投资的过程中,获取真知,思索时代,也能发现自己。通过追溯历史,思考商业,作者还提出了对未来的构想。本书既连接历史,又面向未来,值得推荐。《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作者:[美] 詹姆斯·卡斯
在2020年这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我首先遭受了强大的职场压力,也遭遇了职场PUA后面逃出这个环境后,我开始思考我工作的意义和我生活的意义。其实在后面去思考各种事物的时候,我也开始会将任何事情都带入到这个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框架中去思考,虽然在过程中都是有限的游戏,都在一定的规则中进行,但是这就是这场游戏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应该经历到了所有的意义和价值。
但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信念能够支撑着我们去完成这一个又一个的有限的游戏呢?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框架,那就是这个无限的游戏,就如同我们人类的漫漫长河,也可能是你人生中的无限的选择,支撑你玩下去这个无限的游戏的,可能是你的社会使命感,也可能是你对家人的无限付出,也有可能是对你对目前所经历的事情的执着,那更关键的当然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爱。
03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刘方
今年读了加缪的《鼠疫》。关于加缪只听过他久负盛名的局外人,鼠疫是在新冠当下又被推到了公众面前。此刻新冠给我带来的恐惧又无奈,打乱生活节奏和心灵状态的感受还尚存余温,趁这个假期我想在书中再寻找对灾难更深刻和深入的理解,毕竟这种能赶上与剧情时代共情共通的机会太少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加缪细腻又冷静精准的描述,关于鼠疫不同阶段民众心理的刻画,奥兰被赋予了疫情映射的四季描写,最喜欢的是主人公们极度简单克制又引人思索的对话。面临每个人都无处可逃的公众灾难,它自然变成了每个人的生活,要明白在这之中出现的英雄并不能用纯粹的英雄主义去做形容,这也是理解,共情,恪守职责的共同作用。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鼠疫本来就是生活。明白生活,而依旧热爱,不停止抗争,我会选和主角里厄医生一样的路吧。推荐人:迷失森林
作者:陈春成
2018年偶然在豆瓣看到一篇小说《竹峰寺》,丰富的意象,流畅的文笔,淡淡然铺展开的故事,吸引着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越读却越觉得它不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位老者告诉我的一段历史,这个用恣意流淌的想象力构筑起的古寺,仿佛真的就在那里静静伫立。看完之后我喜欢得不行,继而发现这位叫陈春成的作者写就的其他小说同样优秀,于是几日闲暇时间将作者发布在豆瓣的文章一阅而尽。在我看来,用“才华满溢”形容作者也不为过。很希望能不断看到作者的好作品,然而作者似乎是个慢性子,每次要隔上三五个月才会发一篇新作。 最近一次追到更新是在2019年7月,看完之后陷入一个更长久的沉静,我也就慢慢没有那么频繁去关注作者主页。前几日,豆瓣更新2020年度读书榜单,陡然发现这位作者出版了小说合集《夜晚的潜水艇》,并且成了豆瓣榜单上小说类书籍第一名,想来作者断更的那段时间,就是在憋着这一个“大招”吧。原来好的写作者,从来不会被埋没。今年因为工作更迭,阅读时间受到挤压,但读小说是刻在生命里的,是少不得的。或许这本书不甚完美,但足够吸引我再多读一页,所以我要将它推荐给每一位爱读小说的人。《稀缺》
推荐人:布衣BABA
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译者:魏薇 、龙志勇
推荐书单《稀缺》,我特别欣赏作者的是,他能够在老生常谈的东西上,去探究本源,尽管目前的发现还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稀缺问题或者为所有的场景找到答案。很多职场人都陷入忙碌,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除了个人的悟性、能力,有没有共性的东西,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对于“为什么我这么忙”,仅仅是了解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依然无助于我们真正的改变,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忙碌的内在原因。探索人心智的内在原因,要求研究者必须抛开一些道德性约束,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或者评论中挖掘、发现一些规律。在我看来,作者做到了。带宽(bandwidth)不是什么新名词,我们天天在用,但是用带宽的概念来解释我们面对稀缺时候的心智变化,却是独到的。这个理论扩展下去,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的稀缺场景。如果任何一个管理部门真的去思考和尝试应用这个研究成果的话,可以造福万千人。推荐人:晋良
作者:[美] A·司各特·伯格
译者:彭伦
推荐《天才的编辑》副标题:麦克斯·铂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书中讲的是一位天才编辑,在幕后协助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创造出众多优秀文学作品的故事。读完后的个人感受,除了学习到那位天才编辑细致入微的功力,还有体会到了美国那个时代的文学气息,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到那些国外知名作家的另一面,也就是从作品和第三视角,对作家们具备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收获很大,感觉适合普通人作为文学入门来读,读完这本书的效果,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敲门砖,特别有启发。 07
《山茶文具店》
作者:[日] 小川糸
译者:王蕴洁
偶然看到的这本书,本着好奇翻看,却被书中温暖的故事吸引。镰仓有一家帮人代笔的文具店,每代店主均由女性担任,只要有委托便会接受,即使是餐厅的菜单也会帮忙。主人公雨宫鸠子是文具店的第11代传人,每天的生活漫长又平静,用心选择匹配的信纸、符合情境的笔,甚至信封和邮票都要费劲脑筋去挑选,给死去宠物的吊唁信、宣布离婚的公告信、拒绝借钱的回绝信、写给挚友的分手信……一封封代笔信是客人们的写实生活,也是一节节人生的课堂。即使已经离开了地面,即使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这些花仍然有生命。死亡的同时,或许也代表了永生。所有的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人生会发生什么事,真的很难预料。的确是这样。如果可以预测人生的一切,那么一定很无聊。到了这个年纪,每天都像是在探险,因为会不断发生有趣的事。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像机器印出来那种铅字般的字很美,但活生生的人所写的文字除了漂亮以外,还必须有味道。最后,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手写信的魅力,让我又有了给老友们亲笔写信的冲动。 08
《目光》
推荐人:udunevenno
作者:陶勇
陶勇《目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陶先生并没有将「那次事件」中自己的苦难作为着笔的重点,只是在开篇作了简短的描述,并再三向事件中的好心人致谢。主体内容则是——他所热爱的哲学与行医经历之间的微妙联系。尽管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部分并没有开篇的「那次事件」来得动人,但没有这部分,陶先生在那次事件后所表现出的冷静和理性则是不完全成立的。这本书之于我,更像是后疫情时代的一种慰藉,提醒我,2020 过去后,还有人在认真活着。
09
《美丽新世界》
读完之后真的感触颇多,这个社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如何让那些人民安于自身阶层?书中的新世界人们沉醉于滥交和无内涵的感官电影,再不行就吸毒。感觉这不正是我们当前社会的现状吗?越来越多的人们沉醉于明星八卦娱乐视频,性或者说性信息变得唾手可得,毒品正在被有些国家合法化。 书中结尾的那个来自旧世界的人,为了尊严他选择了上吊自杀。而现实中的我们呢,我们也许意识到了愈发固化的阶层问题,但我们却依旧无能为力,只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信息过载的世界依旧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10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作者:李笑来
2020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是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 作为一本曾经帮助百万青年人找到人生方向,获得成长的个人管理类经典书籍,它在今年疫情期间,也帮助裸辞在家的我,走出了人生困境,获得了再次出发的勇气和希望。书中的几句话一直铭记在心,作为前进的座右铭: 1、当未做好准备时,机会不存在:无论你眼前的这个机会有多么诱人,若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这个机会可能带来的无数未知挑战,那也许放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巴菲特所言“只打甜蜜区里的球”,认清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是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上的重要一课。2、人生像一条马拉松,跑得快的人不一定先到终点:曾几何时,我有着无数年轻人的通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想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要超越身边人,朋友圈一定要营销出自己很活跃,忙碌的形象,总之就是在“面儿”上,不能让别人看扁了,但在看到这句话之后才明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坚守初心,踏实沉淀,厚积薄发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11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推荐施展的《枢纽》,该书很厚,可以前后两部分分开读,所谓的枢纽是指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因为中国地方广大,能同时嵌入大陆秩序和海洋秩序,所提到的“超大规模性”可以解释很多中国问题。简单概括一下,首先超大规模性使古代中国的帝国朝廷能够同时具备庞大的军事实力和财政实力,这就让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势力具备了碾压性的优势,于是,地方分裂割据便不能成功,中国维持了长期的大一统国家。第二,中国在近代为什么在世界上落后了?这是超大规模性带来的内卷化困境,在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下,人口严重过剩,经济技术就会锁死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第三,中国向近代转型的时候,加入到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后,超大规模人口因为劳动力价格低廉,反倒会成为中国的竞争优势。后来又因为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我们把握了供应链网络的经济逻辑,从而一举成为世界秩序里的枢纽。我们只有能够理解与把握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以及前边说过的这些深刻影响,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把握未来,特此推荐!
12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作者:[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邹韵/薛梅
推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此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 上野千鹤子推崇一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这种视角的贡献在于以历史化的方式厘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未曾阐明的女性无偿劳动问题,以及父权制的物质基础。在“她经济”兴盛、女权主义的呼声与批驳同样高涨的当下,想要厘清性别问题的真正焦点,免于因误解、对立而陷入的性别战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或许是必读书目。
13
推荐人:Lord Florian Dio
作者:柳红
说实话,作为一个小语种的学生,如果要去读一本纯经济学的书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尤其是对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分析。我热爱历史(尽管80年代离我们并不是非常遥远),也对经济学感兴趣。实际上在我们新世代(暂时定义为千禧年前后)的人群当中,许多人对80年代的了解基本上止于父母的只言片语,或是影音、录像的粗浅描述。而这本书不仅仅在告诉我80年代中国经济转型的方法,更把这些经济转型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阻碍、事件以一个个真实事件的方式告诉我,这本书不是一本说教的讲义,而是把一个大时代呈现在我面前,我仿佛看到了80年代的经济是如何在一个又一个的事情的推动下向前发展。作者不是在一条一条的分析中国经济腾飞的理由,而是把一件一件看似不相关,实际上却紧密结合的事情讲述给读者,让读者在读完以后自然而然的形成了80年代的图景。从《初步意见》到孙冶方奖,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大讨论到莫干山会议,一位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主管经济的官员在莫干山会议的摇篮里被孕育,他们将在未来到达他们未曾设想的高度。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 14
《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
推荐人:guanbo123456
作者:[英] 彼得·沃森
译者:张凤/杨阳
推荐《20世纪思想史》。20世纪既是人类的多事之秋,也是思想进步的辉煌世纪。在这个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峙、战争和解放的裹挟中曲折前进、求同存异,我们也在各大学科中取得了微观粒子、基因结构、现代主义等重大发现。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彼得•沃森用精准和优美的叙述笔法,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思想发展娓娓道来,帮助21世纪的读者理解我们如何抵达当今的世界,未来又会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