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千亿级现代钢铁产业集群!多地“十四五”制造业规划震撼发布!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近期,福建、上海、广东、重庆、天津、浙江等地“十四五”制造业规划密集出台,【今日钢铁】小编将涉及钢铁行业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到2025年,福建省冶金产业规模达到7100亿元
福建省发布“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涉及钢铁行业的内容如下:突出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推进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高端钢铁、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等领域产品。到2025年,全省冶金产业规模达到7100亿元。
现代钢铁
以三明、福州、漳州、泉州、宁德等地为重点,发挥三钢、三宝、大东海等重点企业作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延伸及应用,打造绿色高端钢铁生产基地。优化提升钢铁产品结构,突破高性能装备零部件合金钢、冷轧硅钢板等产品生产技术,补齐高端钢材缺失关键环节,构建“冶炼-压延-钢材制品-钢铁产品服务”发展链条。围绕低能耗冶炼技术,节能高效轧制技术,全流程质量检测、预报和诊断、钢铁生产流程智能控制等升级需求,引导企业实施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技术、5G无线通信技术等,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行业深度融合。
不锈钢
以宁德、福州、漳州等地为重点,发挥青拓、宝钢德盛、福欣特殊钢等重点企业作用,依托红土镍矿冶炼不锈钢技术,提高双相、含氮等高端不锈钢产量,保持300系列不锈钢产业发展优势,拓展“红土镍矿原料-冶炼-热轧-冷轧深加工-高端不锈钢应用制品”产业链,重点发展精深加工、标准和非标配件以及成套设备、家具、建筑装饰等应用产品。加强产品质量稳定性、表面质量、板形、品种开发等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临沂:“十四五”末精品钢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 临沂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涉及精品钢制造产业内容如下:力争到“十四五”末,精品钢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重点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绿色高端的精品钢产业集群。 高端不锈钢 充分发挥临沂高镍铁资源优势,发展300系列不锈钢品种,兼顾400系列及其它高端不锈钢品种,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交通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海工装备、医疗器械等制造业用高品质不锈钢品种,家电、高档厨具、高端建筑装饰用不锈钢,彩涂板、耐指纹钢板等高性能不锈钢品种,给水管、燃气管等不锈钢新型流体管。打造不锈钢“原料-板带-制品”全产业链条,建设全国不锈钢期货交易结算中心、研发中心,提升高端不锈钢竞争力,打造全国高端不锈钢基地。 先进特钢 以生产优特钢棒线材为主,提升钢管产品品质,重点发展无缝钢管,满足油井管、汽车用管、船舶用管、超高压锅炉用管等高端产品需要。加速产业升级,超前研发并发展高端轴承钢、高速动车车轴钢、海工用钢、超高强帘线钢、高强韧非调质钢、高强度紧固件用钢等先进装备制造用优特钢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先进特钢生产基地。 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主要目标 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产业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一流企业主体和高层次产业人才加速集聚,新动能产业培育成势,绿色化低碳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长三角产业协同逐步增强,建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制造”品牌进一步打响,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领域 精品钢材:以绿色转型、精品提升为重点,优化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巩固提高第二、三代高强度和超高强度汽车用钢、高能效硅钢、高温合金等产品技术优势;突破高性能能源与管线用钢、高品质耐磨等高端产品的制造与深度开发技术,发展短流程炼钢;发展以特种冶金技术为核心的耐高温、抗腐蚀、高强韧的镍基合金,以及钛合金、特殊不锈钢、特种结构钢等。到2025年,以宝山基地为主要载体,打造高附加值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保持1000亿元左右。 广东 “十四五”如何建设制造强省? 8月9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广东制造业“十四五”瞄准“四个定位”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广东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目标,努力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等“四个定位”;并确定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获得新突破、质量效率发展取得新提升、“两化”融合发展形成新优势、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等“六大发展目标”。 同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表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广东省工信厅梳理了“十四五”时期的全省重点产业项目889个、合计投资额2.28万亿元,重点企业1471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2920个,主要园区载体245个。“十四五”期间,计划安排约500亿元用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落地。此外,还将为战略性产业提供超过2.5万亿融资额度。 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超30% 《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指标包括: 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4%,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企业数量达到20家次,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 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万家;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在20%以上,制造业对外投资额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比重在10%以上。 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 日前,《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发展生态更具活力,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重点标志性产业链韧性、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形成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知名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 推进低碳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高效工业锅炉、高效电机系统、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节能产业。推动山区26县发展生态工业,优先开展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促使能耗、环保、安全、技术等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推动高碳行业率先达峰,严控新上石化、化工、化纤等高耗能项目,分行业制定高耗能项目准入标准,从严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铸造等行业产能减量置换政策。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强煤炭集中使用和清洁利用。 完善低碳政策体系。完善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制度。推进制造业碳排放重点企业碳账户全覆盖,探索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能耗监测,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强化节能审查,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大绿色采购支持力度。开展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碳标签认证试点。 建设制造强市!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天津市政府日前印发《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天津在新发展阶段将坚持制造业立市,到2025年,天津市将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天津市将围绕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全面推行“链长制”,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航空航天以及中药等优选的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建立“两图两库”,即“产业图谱”“招商图谱”和“重点项目库”“重点招商库”,进而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同时,天津市以“两图两库”为引导,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瞄准总部经济、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敲门招商、应用场景招商、载体平台招商,加速优质项目聚集,构建梯次接续、动态推进的项目储备格局。 “我们将梳理每条产业链目前的龙头企业及链主企业,摸清这些企业的发展目标、存在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做强做大这些链主企业;梳理每条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或‘卡脖子’环节,全市协同,产学研用相结合,进行技术与产品攻关,并针对这些重点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完整链条。”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介绍。 据悉,首批总投资3481亿元的项目已经成熟,将为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天津市将出台更有力度更加精准的“政策包”,在加强人才引育、搭建创新平台、打造重点园区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 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十四五”时期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如下: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制定发布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领域需求清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布局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高水平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每年推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支持政策,加速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重点产业链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攻关,加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全力确保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 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化延伸。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壮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规模,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引育更多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生产方式、产品和组织形态智能化。增加服务要素投入,壮大个性化定制、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环节规模,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强化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更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 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培育具有产业生态主导权的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增强科技型企业生成能力,促进各类企业融通发展。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健全制造业标准体系,培育“重庆造”知名品牌,显著提升“重庆造”质量品牌美誉度。 推动园区特色集群发展。推动各产业园区聚焦2-3个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创新园区管理,让特色集群发展真正成为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同。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深化两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共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一区两群”制造业协同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制造业高端化、创新化、服务化转型,促进主城新区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升“两群”地区制造业绿色化、特色化发展水平。 制造业投资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21年上半年,在基建投资增速趋稳、地产投资有所走弱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上升成为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各地结合自身制造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将优化制造业投资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口,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今日钢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文由市场部整理发布,仅供公司内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