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各地单项冠军们都专注哪些产业
基于企业数量表征的整体单项冠军所属产业类型,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企业数量占比达到64.87%,从主营产品上看,整体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高,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领域;
第二大板块企业数量占比为26.1%,主营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相对次之,包括科技推广与应用服务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第三大板块企业数量仅占9.03%,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城市特点 对主要城市单项冠军企业的专注领域进行分析,可以总结为这样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综合型城市,例如宁波市、烟台市、南通市、南京市、济南市、天津市等城市,单项冠军企业分布的领域较多,没有相对主导的制造业领域; 第二种是具有一两个主导领域的城市,例如深圳市、上海市、常州市、徐州市、无锡市、佛山市、武汉市、广州市等城市,主导制造业优势明显,绝大多数城市都属于这样的类型; 第三种是仅仅有少量单一制造领域的城市,例如长春市、银川市、柳州市、太原市、石家庄市、包头市等城市,大多为依托城市原有制造业基础而孕育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少,专注于某一单一领域。
主要城市单项冠军的专注领域
总体而言,我国单项冠军的产业高精尖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有别于传统的制造业。从主要城市单项冠军们的专注领域来看,地区孕育单项冠军企业基本上是基于两大条件:要么是经济发达,技术、人才、资本等特别雄厚,要么就是城市本身就具有某种类型的产业基础。基础薄弱城市寄希望于培育高精尖产业而带动本地经济,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各行业单项冠军的空间分布特点 不同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现连绵成片、核心集聚、散点分布三种类型。 一、连绵成片 呈现连绵分布的行业主要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纺织业,汽车制造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主要生产化学新材料,作为其他高新产品的原料。空间上,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山东半岛等地区,在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济南市、合肥市等城市形成连绵成片形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空间分布
通用设备制造可用于多个行业的设备制造。在长三角形成大面积连绵成片区域,如杭州、宁波、苏州、上海以及合肥等城市,在山东半岛也形成连片形态。
汽车制造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沪杭甬、苏锡常、浙西南等地区热点突出,其次在京津与山东半岛地区也形成连片形态。除这两大区域外,汽车制造业在十堰市、长春市、西安市等城市形成集聚点。
二、核心集聚 呈现核心集聚的行业主要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航空、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专业设备制造业主要是生产与能源、建筑工程有关的机械设备,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在宁波市、上海市、杭州市、台州市、苏州市等城市集聚分布。此外,北京市、徐州市也分别形成一个集聚核心。
专用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布
铁路、航空、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常州市、上海市两座城市,在广州市也形成一个集聚核心。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形成三大集聚核心,同时在其他地区形成多个散点。
三、散点分布
呈现散点分布的行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医药制造企业数量少,且散布在多个城市,没有形成明显集聚核心,也未连绵成片。
医药制造业空间分布
金属制品业主要生产钢、铝制品,用于智能设备与建筑工业。在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形成集聚,但在其他地区呈现出散布状态。
金属制品业空间分布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是生产新能源玻璃,大多数地区以散点分布的形态为主。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空间分布
三种分布形态意味着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连绵成片分布的企业依托基础优势,同时与其他企业配合协作;核心集聚分布是因为企业要依托强大智力、技术支持,共享资源,所以形成集聚核心;散点分布考虑是由于受到政策影响较大,城市之间存在竞争的可能性。通过三种分布形态,可以初步发现:依托单个城市必不是良好的发展模式,需突破城市,在更广域的城市群层面形成配合协作,这样才能使产业发展壮大。
单项冠军的企业规模 规模分布 企业规模区间分布 根据本团队收集整理的单项冠军企业(包含示范企业、培育企业及冠军产品所在企业)参保人数数据—— 单项冠军企业规模分布峰值出现在400-600人,600人以上区间呈现出规模越小、数量越多的反向特征,而1万以上的长尾特征也非常明显。 单项冠军企业规模平均数为2000人,而中位数则出现在800人,77%的企业规模小于平均值。 空间分布 各城市的单项冠军平均规模 在空间上,全国总体呈现出“区域+层级”的叠加特点。 长三角整体呈现出各城市居于中等水平的特点,显示出这些城市其单项冠军企业覆盖各个规模层级,整体实力较强。 而在中原城市群等部分城市群地区,特别是太原、长沙、郑州、武汉、银川等核心城市居于中高水平,这些地区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的特征显著。 而其他地区特征并不突出,除了诸如柳州、金昌等具有特色引领产业的城市规模较大之外,企业平均规模总体上相对较小。 城市特点 各城市的数量与平均规模 从具体城市来看,企业平均规模差异随企业数量的增大而收敛。数量在20家以上的宁波、北京、深圳、杭州和上海其城市平均企业规模在2000人上下。 而数量在10-20家的常州、青岛、苏州、南通、泰安、烟台、淄博、长沙、潍坊等地,其城市平均企业规模则分布在1000-7000人左右。数量在10家以下的城市其差异化则更为明显。 数量TOP30城的分规模区间数量累计 那么,数量较高城市的平均规模差异较小会不会是“被平均”造成的巧合呢?进一步从数量排名前30城市的分规模区间企业数量累计来看, 参保人数200-2000人的区间是其最集中分布的区间,可见企业数量较高城市在企业规模构成上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 从本期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存在“巨无霸”型的单项冠军,但大量的单项冠军都集中在规模较小的数值区间,特别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这一特征更为明显。而在其他一般城市,既有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带动的城市,也存在以规模较小的特色培育型企业为主的城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文由市场部整理发布,仅供公司内部参考。